2、反思設計、施工、驗收、養護維修等方面,普遍存在標準不高、要求不嚴、施工不細、驗收走過場、“十全”安全標準線建設不到位等問題。
3、工務的不利因素,新線質量不穩定:新線地段不均勻下沉,線路晃車。部分曲線調整不到位:曲線不圓順、位置不正確、欠超高過大。提速道岔的平順性和幾何尺寸未達到標準:道岔組裝幾何尺寸未達到精度標準要求、岔區搗固不密實、平順性不好。





1.道岔的維護由建設部門負責,建設部門必須保證道岔始終處于良好狀態。
2.每次使用前,必須向站崗值班員請示,并經站崗人員批準后方可使用。使用后立即恢復原位,并告知道岔所在位置。
3.插入線上的臨時道岔必須提交批準,只有在批準后才能插入。
4.鐵路道岔配件廠家指出,臨時道岔插在站場運行線上,由站場負責管理。安裝前應與工程部簽署安全協議。使用前與車站簽署安全協議。使用方法可以在安全協議中。
5.在項目線上設置的臨時道岔(或本地道岔)由設置部門管理。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部門聯合使用一組交換機,除非雙方簽署協議,否則任何一方均應一人管理交換機。